美国研究生申请套磁教授的原则
导语
在美国留学申请如何套磁美国大学教授?对于很多准备在美国留学申请中套磁教授的人来说,可以通过立思辰留学云对美国留学申请套磁原则以及一些注意问题的介绍,来加深对美国留学申请中的套磁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这里暂且不提教授会不会push你到死,这个也不太好判断。我们要谈的,是这个教授对学生怎么样。会不会抢一作?学生毕业之后出路如何?这些问题。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是,nice程度是P>AP>ap。道理很简单,P已经到头了,他们没有必要抢学生的credits去评职称;而在学 术圈(部分理科和大部分工科和商科的教授在和工业界也有紧密联系)混了这么多年,人脉资源一般而言也比AP和ap要强,能把学生推荐到更好的地方去;自己 带了这么多年学生,也驾轻就熟。
AP类似,拿到tenure了也就相对高枕无忧了,其他方面跟P比基本上也就是平均程度上的差异。
最主要是ap,没有 tenure,干不好的话直接卷铺盖走人,他们是有危机感的一群人,需要不断出成果来证明自己争取tenure,比较可怕的就是有可能会和自己招的学生争 credits,这时候双方可能就会有矛盾,而这矛盾不是一年两年就没了的;而且ap本身博后也才做完没几年,人脉也集不起来。
那么怎么看教授人怎么样 呢?除了职称这个比较泛泛的标准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查他们发的文章,33、4岁(博士毕业27,3-5年博后,再加上其他一些时间)以后的文章,教授自己 做第一作者的多不多,如果多,小心了,未来很可能是你干活,他拿名。另外一个方法就是问教授现在手底下的学生,不过得到的回答不一定很准确……
满足了以上几点,教授如果没钱的话也只能无奈了。没钱的话我们是不容易申请到奖学金的(可以走fellowship,但竞争更激烈),所以看一个教授有没有钱也很重要。针对美国的学校,可以去NSF或者NIH上去查,看看教授有没有funding。有些教授在自己的网页上也写了。
所以说,套磁教授有没有套对人,同学们可以对照以上原则一一查实。